關於台灣的永續森林經營,非政府組織FSC在2018/7已公布並提供國際通用指標版(FSC-STD-60-004 V2-0 EN)做為永續經營者的參考(俗稱第五版)。雖然FSC已通過中華台北版標準(FSC-STD-TWN-01-2023 EN),並於2023/4/25生效,將使用在台、澎、金、馬地區的國、公、私有林地的經營。但這兩版本指標的內容,就稽核驗證的觀點上,是有所差異的。
在準則6.1的稽核重點在經營者”… 進行評估時,其詳細、規模和頻率的程度,應與經營活動的規模、強度和風險成比例,…”。因此國際通用版,如下表所示,6.1.2指標重點亦在組織的”環境影響評估有一定的詳細度及頻率”。而中華台北版,另外規範,除了低於100公頃、年伐採量小於5,000立方米或伐採量低於年生長量的20%的小規模低強度的經營(SLIMF)外,經營者需每5年實施至少一次詳細程度的環境價值評估。這在稽核員驗證時,森林經營者要注意並提供每五年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更多的兩版本差異請參考https://sustainableforest.blogspot.com/。
6.1 The
Organization shall assess environmental values in the Management Unit and those
values outside the Management Unit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is assessment shall be undertaken with a
level of detail, scale and frequency that is proportionate to the scale,
intensity and risk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is sufficient for the purpose
of deciding the necessary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possible negative impacts of those activities.
組織應評估在經營單位內以及在經營單位外,受經營活動潛在影響的環境價值。進行評估時,其詳細、規模和頻率的程度,應與經營活動的規模、強度和風險成比例,並且能足夠作為必要的保護措施決策之用,以及偵測及監測那些受經營活動所引起的可能負面影響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